我县一案例入选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

来源:华体会登入页面    发布时间:2025-05-01 06:07:19 点击量:1

  

我县一案例入选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关于 “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去年6月,新华日报社、江苏省委党校、群众杂志社、江苏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乡村干部报社、江苏党的生活杂志社共同发起“首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我县夏集镇《党建引领聚合力产业发展促振兴》获评“2024年度江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夏集镇地处宝应县东南,为宝应、高邮、兴化、金湖四县市交汇处,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地,全镇粮食种植培养面积14.6万亩,稻麦种植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全镇农业产业形态多样,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较高。近年来,夏集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乡村人才队伍梯队培养,坚持以产业振兴为着力点,探索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方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致力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的夏集样板。2018年底,夏集镇率先在全县实现无债村全覆盖,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229万元,年增幅达17.8%。围绕做优主导产业,从建强基层“领跑”队伍、稳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三产融合发展等三个方面确保乡村产业振兴取得实效。

  培育头雁,建强基层“领跑”队伍。配强支部领头雁。配齐头雁队伍,多渠道引育有文化、懂农业、爱农民的优秀青年人才,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全镇18个村(场)社区党支部书记中,40周岁以下7人,占比达38.9%,大专及以上学历18人,占比达100%。加强队伍建设。定期举办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深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认知。举办“重点工作擂台赛”,激发头雁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工作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向上氛围。培优致富带头人。加快适应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品牌化打造的新形势,坚持“基地+协会+公司+合作社+规模户(家庭农场)”联农带农合作方式,成立夏集镇农业产业协会党支部,开展党员引领致富行动,组团培育60多名种植大户。选树先进典型,讲好创业故事,加大对稻麦种植、畜禽养殖等领域农业创业领军者创业事迹的宣传力度,引领新农人扎根家乡、发奋图强、躬身实践。培育乡村土专家。摸排全镇新农人底数,积极联系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院所,邀请专家学者来镇农业园区、培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为新农人授业解惑。优化用地保障,优先项目扶持,最大限度保证新农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助力新农人成长为乡村土专家。

  多措并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近年来,夏集镇探索增收实践,总结推广村集体增收十项路径,制定出台《夏集镇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11月底全镇所有村集体债务在全县率先全部归零,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由2021年的1711万元提升至2023年的2229万元,年均增幅达14%。规范土地流转。瞄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先后出台《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和《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引导村组集中连片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至目前,全镇已有220个组实现整组流转,流转面积累计达8万亩,流转占比达92%,土地溢出8000多亩,平台交易额累计达5亿多元,累计实现村集体增收2000多万元。兴办集体农场。双塘村作为全镇先锋模范,用活集体资金,率先创建集体农场,在资源争取上做文章、在农场管理上出实招,村集体收入连年攀升,2023年村经营性收入同比增加60万元,集体农场从350亩扩大到700亩,实现净利润30万元,为全镇的村集体增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强化三资管理。坚持“节支就是增收”理念,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念好“管控盘”三字经。“五管”齐下,全面实施村级预算管理,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支出。科学决策,严控支出,杜绝负债办事行为,全力压降村级非生产性支出, 2023年,全镇村非生产性支出平均降幅达5%。全面加强资产管理,鼓励引导村集体采取依法拍卖、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盘活村集体现有资产;依规盘活集体资金,投资新办商铺、厂房,增加集体收入。

  统筹兼顾,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夏集镇以农村一二三产深层次地融合为目标,转变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立足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完善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有力提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以模式探索破题着力做好农业产业内部资源整合,梳理整合全镇种植、畜牧、渔业、林果等农业子产业资源。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完善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布局,打通、拓宽特色农产品供销渠道。促进产业交叉融合,立足“农业+”发展理念,依托农业园区、培训基地,布局“农业+文旅、农业+培训、农业+体验”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结合G233、G344和X202打造串联宝应及周边市县的观光体验线路。以政策保障驱动保障规范产业用地。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农业生产由规模扩张向产品增值转变,促进农业产业服务链条的延伸,形成用地性质的交叉与组合,基于此,夏集镇协同有关部门单位,立足规矩规范,不停地改进革新土地供给方式,保障三产融合相关项目平稳落地运行。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立足夏集镇稻麦种植、林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资源,结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三产融合发展相关项目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持续补齐三产融合发展短板。以品牌打造出新,纵深推进农业品牌打造。依托镇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园,围绕本镇稻米、桃梨、黑山羊等特色农业资源,坚持以点带面、强化资源整合,促进生产、资本要素向农业产业流动,培育出共莹大米、子婴河黑山羊、大地飞鹰草鸡蛋和桃缘花海文旅等十余种特色农业品牌,将夏集的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市场优势,培育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持续强化农业品牌推介,以乡村桃花旅游宣传月、农民丰收节等重要活动为载体,以新型网络媒体为宣传主阵地,不断的提高夏集农业品牌知名度,积极寻求合作,全力打通线上线下、镇内镇外农产品销售经营渠道,增强全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后劲。

上一篇:25家钢厂上调废钢收购价10-50元

下一篇:喜报 ——艺术学院教师著作成功当选黑龙江省第五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优异教育事例